租房市場的消費升級或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那些年,租房遇到過的坑
大學生走出校園后的第一課,“北上廣漂”們在城市扎根的第一站,往往都是從租房開始的。
9月17日,艾瑞咨詢發布了《2018年中國長租服務行業研究報告》。
數據顯示,自2016年四季度開始,全國累計73個城市進行了房產調控,出臺了135條限購政策,176條限貸政策,調控力度極大。
在購房資金和城市資歷的雙重門檻下,租房成為新晉市民的初始優選,且租房周期有延長趨勢。
艾瑞咨詢預測,2018年中國長租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1.57萬億元水平,同比增長9.6%,預計在2020年市場規模或將達1.90萬億元,2025年則是3.01萬億元。
而繼租房成為剛需之后,租房攻略也成為剛需。
每到畢業季,“畢業生租房指南”之類的文章就會火一把,租房防騙攻略、避坑手冊也屢現于各大高校的BBS、貼吧中。師兄師姐們以自己的血淚史現身說法,指點師弟師妹們少走彎路。
畢業季之外的任何時候,在豆瓣小組、百度貼吧、知乎等社交平臺,租房也都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搜索“租房攻略”,“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超過400萬個;
目前擁有70多萬成員的豆瓣小組“北京租房”創建于2007年,豆瓣上的文藝青年們希望將這里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個人租房信息發布平臺,擁有一片去中介的凈土;
知乎上“租房時如何避免被騙”這個問題,被瀏覽次數接近300萬,票數最多的答案收獲了8000多人的贊同。
房屋租賃市場魚龍混雜,“租房必被坑”甚至成為很多人的心理預期——躲過了黑中介,躲不過糟糕的房東,或者坑爹的室友——總有一個坑適合你。
總而言之就是,涉世未深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租客為爺”
“租房必被坑”實際上指向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市場上,租客始終是弱勢群體。
當“消費者是上帝”已經成為各行業的共識時,房屋租賃行業卻滯后于這一趨勢——傳統租房市場一直是以房東為中心的。
想要做出一點改變的,是一只“兔子”。
最近在北上深杭等一二線城市,一只造型獨特的兔子出現在地鐵站、CBD寫字樓、移動播放設備的視頻插片中,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這是互聯網租房交易平臺巴樂兔。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一反傳統,打出“租客為爺”的旗號,希望重構租房生態。
租客和房東就像天平的兩端。傳統房屋租賃秉承“以房東為中心”,服務重心和利益取向自然向有房的一方傾斜。
而如今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首先,租購同權政策的出臺、以及資本的涌入,推動各種形態租房市場主體加入,房源供應端的形態和數量越來越豐富:
萬科、碧桂園等地產行業巨頭,自如等分散式品牌公寓,魔方公寓等集中式品牌公寓,以及巴樂兔等互聯網創業公司紛紛入局。
尤其到了2015年,長租行業融資數量達到55筆。
▲數據來源:IT桔子
與此同時,人們對于租房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去年《勞動報》的調查問卷顯示,愿意拿出收入三成及以上用于租房的人群占比達55%。
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租客為爺”理念的巴樂兔把租客體驗放在首位,以解決租客痛點為邏輯出發點和準則。
租房市場的痛點總結起來主要是三個:
第一,房源信息不對稱,虛假信息鋪天蓋地,找房成本很高;
第二,缺乏租后服務;
第三,中介在不實信息和缺乏租后服務情況下收取了較高的中介費用。
針對這三個痛點,巴樂兔給出了解決方案:
個人業主和機構房東與租客直連——這不僅是解決這些痛點的答案,也促成了巴樂兔的模式:
相比鏈家、我愛我家、貝殼等傳統中介平臺,巴樂兔以線上為據點,堅持“以租客為中心”的互聯網思維,重視租后服務和消費者體驗;
相比自如、蛋殼等自主收房然后轉租給租客的自營模式,巴樂兔采取平臺模式——本身不收房,而是打造一個賦能平臺,所有類型的房東,包括個人和機構都能在平臺上發布信息;
相比58同城這類純線上的分類信息平臺,巴樂兔又擁有一支線下團隊——不僅通過現場拍照,采集信息,結合系統的房源核實機制,從而杜絕假信息,而且帶看租客,撮合成交,形成服務從線上到線下的閉環。
一句話總結就是:輕平臺,重服務。
這種模式對于解決租房痛點的優勢顯而易見。
首先,在確保信息可靠的平臺上,租客可以輕松找到房子后面的個人或者機構類房東,免受虛假信息的困擾,提高找房效率;
掃碼下載巴樂兔APP
掃碼關注巴樂兔微信